媒體評論雙塔低位戰術效率低 韓旭適合擋拆而張子宇表現欠佳

来源: 微博

2025-07-16 00:30

在7月15日進行的女籃亞洲杯小組賽中,中國女籃以91-69擊敗了韓國女籃。盡管取得了勝利,但對比賽的某些方面仍有必要進行深刻反思。

首先,團隊的打法和球員之間的配合仍需優化。近期的比賽中,韓旭與張子宇這兩名中鋒的使用顯得尤為突出。球隊頻繁要求這兩名球員在低位接球,或者高低位結合尋找內線機會,以致於在不同陣容中也一直維持這個思路。經觀察,現階段的兩位中鋒在這樣的使用下,比賽效率有待提升。

舉例來說,韓旭作為女籃的主力中鋒,多年來在技術上已經頗具威脅。她在擋拆戰術中的博弈能力、迅速的切入和穩定的籃下進攻能力,使她在對方防守中成為恐怖的存在。然而,在本次亞洲杯中,韓旭打的15號擋拆不多,主要是結合雙塔陣容的時段進行的14號擋拆。而雙塔陣容的使用頻率低,幾乎對比賽產生了微不足道的影響。

令人費解的是,在擁有楊力維與王思雨兩位國際級後衛,以及韓旭的情況下,選擇放棄主動使用15號擋拆,而改用其他陣地戰術,顯得不夠明智。這不僅浪費了球隊的潛力,更在於鋒線球員的持球能力偏弱,例如翟若雲、羅欣棫基本只能投籃,而黃思靜則無法單獨發揮。

此外,張子宇的使用方式也存在問題。我們都知道她在籃下的能力非常突出,只要能夠穩穩接球,就能輕松得分。然而,除了通過14號擋拆為她創造機會,高低位的配合基本上很少,其他時候則給予過多的外線傳球。這種策略對對方的防守顯得輕視,尤其是對手即便是實力較弱的球隊,例如印尼隊,也能夠在張子宇低位時進行有效的夾擊和斷球。

實際上,依據現代籃球的打法,張子宇的進攻不必過於復雜,只需掌握節奏,選擇適當的切入時機。她作為中鋒在籃下的威脅,只要觸碰到球,得分幾率非常高。因此,若外線能有效切入,利用對手的防守弱點,將大大增加得分機會。

需要指出的是,當前女籃仍未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,許多具體的戰術和組織工作尚需落實。在贏得比賽的同時,球隊必須認識到任務的艱巨性,不應因一場勝利而忽視潛在的不足。只有不斷完善和調整,才能更好地迎接接下來的挑戰。